2016年6月23日星期四
收藏亂像:利字當頭眼睛蒙霧
人潮洶湧的免費鑒定會上,有人堅稱自己用的普通拐杖是名貴黃花山水畫梨;金錢面前,專家頻頻失節,只要收錢即可隨意開具鑒定證書;廉價地攤貨搖身一變成“古董”,而後販賣給不懂行的人;拍賣“拍假”、“假拍”,幾成公開的秘密……收藏亂像,不一而足。
收藏,最值錢的是眼力,最需要的是耐心。但絕大多數收藏者既沒有眼力,又缺乏耐心,卻夢想一朝撿漏。被稱為“藏界深喉”的學者吳樹曾說,“95%的人用95%的錢買了95%的贗品。”
電視劇《人生幾度秋涼》中,尚珍閣老掌櫃一生的積蓄與聲譽毀於一張打眼的假畫後,對學徒痛心地說:“利字在心頭,眼睛就被蒙上了一層霧。”但許多大眾媒體卻在用各種關於天價拍賣、一夜暴富的報道助長社會的功利心:熒屏上,一個小碗小罐,動輒數百萬元、上千萬元,雖然也有掄錘打假的,但渲染後的爆炸式的財富獲取方式仍刺激著普通人的神經。
其實,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繁華往往是片面的,熒屏上的一家歡喜,必然伴隨著熒屏背後成千上萬家的哀愁。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本應是文明一脈相傳的繼承與發揚,畫是修身養性的情趣與寄托,而過分渲染藏品的經濟價值,卻使本該彌足珍貴的藏品的文化內涵被忽略。
如果僅為財富和投資而藏油畫,收藏便失去了它的本意。
油畫知識:中國油畫與西方的區別
中國油畫與西方的區別,油畫藝術是世界性的油畫語言。藝術不受國界的限制而為世界各民族的人民所欣賞。從藝術角度,很難成立諸如"歐洲油畫" 和"中國油畫"這類說法,因為油畫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藝術,有共同的標准,只是因不畫同民族的創作者在表現內容與表現手法上彼此有差異而已。因此,我們考察油畫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從理論上說也必須以油畫世界性的共同標准去加以衡量。
可是,什麼是油畫藝術世界性的共同標准呢?大致上說,油畫藝術有三個層面可供考查:技術的層面,形式技巧的層面和精神內容的層面。技術必須過關,必須掌握油畫技術的ABC,這一點是最基本的要求。用技術表達自己的感受,描繪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個怎樣描繪、怎樣表現、采用什麼技巧、選用什麼形式的問題。作為古典寫實的油畫,歐洲人有雄厚的寫實造型即素描造型的基礎。從印像派之後,歐洲油畫逐漸轉向表現性,采用像征、寫意和抽像的手法,但因為有具像、寫實的基礎,有古典油畫的淵源,在空間意識上仍然和他們的傳統有一脈相承的聯系,給人的感覺仍然渾厚而不顯於單薄,有立體的空間氛圍而不顯描繪的表皮化,即使在他們自覺擺脫三維空間追求平面化時,也是如此。
油畫形式技巧之中另一重要的環節是色彩。作為產生在歐洲的畫種,歐洲的歷史、地理和人文環境培育出了油彩藝術,歐洲的自然環境、氣候決定了他們的繪畫優勢在於油彩,而不在水墨。歐洲油畫色彩的絢麗與和諧在世界藝壇上是奪目的,也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油畫人的"眼睛"。采用油畫技術,在色彩的感覺與運用上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必須過色彩關,掌握色彩對比與和諧的方法。技術、技巧和形式,最終是為精神內容服務的。一件藝術品山水畫成功的關鍵不在技術與形式技巧,而在於它包含的精神容量。精神容量有較為廣泛的內容,基中最主要的是藝術作品中所反映的審美感覺的深度。凡是有深度的審美感覺,就能觸動人們的心靈,不論是寫人物,還是寫山水、風景和靜物。
用這三個標准來衡量20世紀中國的油畫藝術,我們感到有不少缺憾。技術和形式技巧尚不夠完善,這是明顯的事實。從事油畫的前輩們因為社會的動亂和不安定,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在這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們還需要做補課的工作。至於我們油畫作品的精神容量,就整體來說,20世紀的中國油畫與人生、與現實有較為緊密的聯系,盡管在一個時期存在著泛政治化的傾向,那是受狹隘文藝觀念與有偏差的文藝政策影響的結果。對" 審美"偏狹的理解,影響了中國油畫的全面、健康的發展,這是我們回顧這一段歷程時不可回避的事實。
可是,這時期的中國油畫的精英創造也具有另一特色,它在描繪和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別具一格,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和樂觀主義精神。這些作品影響了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積極參與了中國的社會變革,推動了社會前進時的步伐。這樣說來,在20世紀中國這塊土地上產生的油畫藝術,基本上是經得起用世界性的共同標准來衡量的。我們給予它應有的評價和贊美,不是出自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心理。事實上,其他國家不帶任何偏見的藝術界人士,也是給予中國油畫以公允的評價的。
油畫裝飾畫擺放有何竅
油畫裝飾畫用油畫的技法和顏料來繪制的,有別畫於傳統的油畫•它從抽像畫變化而來,使用強烈的色彩視覺效果和抽像寫意的裝飾風格來表現思想,看似簡單,其實有豐富的內涵和底蘊。那麼油畫裝飾畫擺放有何竅門。
竅門一:使狹小的空間靈動起來
對於較小空間的牆面的掛畫可選擇上下錯開或品字形掛畫,畫不易太大,選擇大小為30釐米*40釐米左右既可,這樣會讓所在空間顯得活潑靈動,讓人感到輕松自在。
竅門二:視線第一落點是最佳位置
進家門視線的第一落點才是最該放裝飾畫的地方,這樣你才不會覺得家裡牆上很空,視線不好,同時還能產生新鮮感。
竅門三:抽像裝飾畫提升空間感
如果想讓房間空間顯得很大,可搭配透視感強的或畫面簡單的抽像裝飾畫hua。2r。org。cn,能夠起到提升空間的作用。
竅門四:家具表面圖案與裝飾畫圖案相呼應
竅門五:裝飾畫擺放的高度
掛畫的高度應以主人的身高作參考,畫的中心位置在主人雙眼平視高度再高10-25公分的高度掛畫為宜,這個高度的掛畫不用抬頭或低頭,為最舒適的看畫高度。從視覺性考慮,一般最適宜的掛畫油畫高度是離地1。5米至2米的牆面,這樣人們在水平直視欣賞才愜意。到底掛多高?還需要您不斷比試以後才能決定,以您不感覺到眼睛疲勞為宜。
竅門六:畫幅大小和房間面積的比例關系
一般家居牆壁的高度為3米左右,如果吊頂,則在2。5~2。8米左右,一般情況下20—40平方米的房間,單幅畫的尺寸以60釐米×80釐米左右為宜,高度不宜超過90釐米;走廊和過道的畫單幅以40釐米×50釐米左右為好,太大空間會顯得很小;如果客廳、書房、臥室的空間較大,可配拼畫或組畫,客廳可配多幅拼畫(三幅以上),總長在(140~180)釐米*(50~80)釐米左右,書房、臥室一般配三幅以下的拼畫,總長在(90~150)釐米* (50~80)釐米左右。畫與畫的間隔距離應在20釐米以內,間隔太大,會影響畫的連續性。畫幅大小和房間面積的比例是否協調,決定了這幅畫在視覺上的舒服與否,當然這還要取決於您個人山水畫的愛好和感受
另外:掛畫的內容和風格要根據地點和大小來決定。在臥室懸掛的畫就可以采用**畫等主題,而客廳就一定要避免,具體內容可以根據主人的喜好,花卉是很好的萬用主題。在餐廳的掛畫主題可以是水果、食品、靜物等,顏色可以偏甜蜜,特別是橙色,對人的消化系統有良好的調節功能。如果是整面牆的巨大掛畫,還要考慮到畫的主色調不能與室內裝修主色衝突,避免造成整整一面牆的強烈對比。
2016年6月15日星期三
油畫本體美的呈現
油畫在圖像時代的本體美應該是其重要的價值追求,因為這是山水畫它特立於其他海量圖像之上的優勢所在。油畫的構圖、造型、色彩這些基礎性的審美元素,還有格調、品位、美感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凡此種種都是油畫本體美的構成要素,這種本體美哪怕是在畫一個最普通的物品時,也可能因為獨具匠心技藝精湛的藝術表現而具有不同於一般圖像的審美價值。
一些畫家自覺地從對主題的圖解轉向對繪畫形式與內涵之美的尋求,講求作品本身的審美品位,這也正是油畫在圖像時代的重要價值體現。中國油畫家們一直在自己的創作中積極探索更為豐富的油畫語言,以富有創意的手法給人以新的審美感受。王芳芳的《社戲》筆法寫意,用概括靈動的色塊營造了民間文藝活動的歡樂氣氛。於小冬的《燃燈節》通過對光影、氛圍以及人物神情的細膩描繪表現了人物內心世界的虔誠與純淨。吳仕華的《吉祥家園》借鑒了中國民間繪畫的一些表現手法,將主題通過眾多的人物活動鋪展開來,富有世俗情趣。付勝輝的《安琪在中國》雖然表現的是現代主題,卻在借助古典寫實手法凝練一種唯美恬淡的格調之美。
來源的《寂靜與光1》畫、路昊的《夢回巴黎》、徐紫迪的《音樂課》等人物畫作品在用古典技法表現當代人物時,都在模特的選擇、情境的營造等方面力圖通過油畫的本體語言體現超越於一般圖像的品位與格調。趙九傑的《供養》運用油畫了類似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大寫意手法,隨性的線條與色彩仿佛意在喚起人們對那些被歲月塵封了的人物與故事的記憶。程林新的《甫田初實》整個畫面格調質樸意境悠遠,使自然情境中的無言大美具有了不同一般的人文氣息。
在惡俗圖像泛濫的當下,需要優秀的繪畫作品來提升人們對圖像閱讀的基本認知和審美品位。當代中國油畫的整體風貌反映了畫家們對油畫本體美積極深入的追求,它對人們審美品位的引導提升也是其重要的當下價值,這種提升必將對聚集社會正能量起到促進作用。
油畫小視角之於大時代的巧妙立意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不斷變革的時代。油畫在宏大油畫敘事方面的畫表現力也許不及文學、影視等文藝形式,如果一味追求全景化描繪可能既耗時費力又差強人意。但油畫創作完全可以通過巧妙的立意,以這個時代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為切入點進行個性化表現,讓手中的畫筆得以從小視角來審察大時代,這也許更顯其獨特的價值。
作為個體的人都具有其生活時代的特征,王漢英的《梯》、李波的《靜夜•三》、李羅的《親愛的,情人節快樂!》等作品所表現的市井人物的尋常形像往往就是一個大時代的生動縮影。李欣欣的《童年的故事》不但勾起了人們的童年記憶,更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引發人們關於時代發展的深層思考,賦予了靜物畫以人文意義,逼真的畫面、巧妙的構圖、物品的選擇等體現了油畫因精湛技藝而具山水畫有的藝術感染力。與此類似的還有李崇君的《曙光在前》等作品。李厚岑的《構築夢想》則通過對二十幾只建造工人使用的小桶的描繪,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通過辛勤勞動為實現人生夢想而付出的勞動,還能讓人想到我國城鄉面貌變化的日新月異。這些作品沒有僅僅停留於技術層面的逼真再現,而是將小物件與大時代巧妙關聯,使它們因為時代意義的賦予而更具人文價值。
本次畫展中有一些小幅繪畫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它們的出現是對所謂展廳效果的一種反撥,也反映出畫展對作品本身的精神內涵和藝術價值更為看重。靜物畫和風景畫在本屆全國美展中所占份額較小,但一些作品也因為巧妙的構思而具有了表現大時代的社會意義。
油畫人文關懷突出文化價值的弘揚
人文底蘊對油畫作品的價值形成非常畫重要,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史總是與文化發展密不可分的,油畫創作對民族優秀文化的弘揚能夠進一步提升民族的自信心與凝聚力,這對愛國主義價值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
本屆畫展中有多幅作油畫品以中華民族文化為主題,塑造了一批文化人的生動形像。何紅舟的《橋上的風景》將歷史的鏡頭推移至林風眠、吳大羽、林文錚3位文化名人的海外留學歲月,人在異邦身著洋裝的青年才俊們神情堅毅,凝神遠望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歷史的煙塵,看到了近百年中華民族的社會發展歷程。它仿佛要將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實,藝術與人生的變幻風景以富有像征意義的一座橋梁連綴起來。鄭金岩的《徐渭——墨魂》用灑脫寫意山水畫的筆法,在空靈而不失厚度的背景下凸顯了一代大師富有個性張力的心靈世界。耿牧的《敦煌魂》塑造了為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文化學者群像。谷鋼的《孔子東游》讓一代聖人以一位藹然師長的形像回歸大眾的精神視域。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華夏子孫的精神基因,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油畫創作對文化人物和文化遺產的青睞體現的是一種民族自信和基於信仰建構的價值認同。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