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星期三
如何正確的采購顯微鏡?
因為顯微鏡是按功能來分類的,一般有偏光顯微鏡、金相顯金相顯微鏡微鏡、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等。而不同的功能顯微鏡用法也不同,像偏光顯微鏡主用應用於地質礦石研究,藥物分析,觀察齒、骨、頭發及活細胞等的結晶內含物、神經纖維、動物肌肉、植顯微鏡物纖維等的結構細節,分析變性過程。金相顯微鏡主要應用於金屬等多種不透明材料觀察,鑒別和分析內部結構組織。適用於廠礦企業、高等院校及科研等部門。生物顯微鏡主要適用於衛生領域及學校、科研單位進行診斷、化驗、教學、研究。所以說,在采購前應該弄清楚自己要觀察的樣品是什麼,這樣艾爾發計量科技才能給您推薦到適用的顯微鏡。
顯微鏡預算大概多少?
提醒廣大客戶:因為顯微鏡有國產與進口之分,功能相同的情況下,進口顯微鏡一般比國產的貴,如果本身預算不高的,也可以考慮國產顯微鏡。其實現在很多國產顯微鏡在光學性能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如果不是應用在很高級的研究上,國產顯微鏡也可以滿足要求。
顯微鏡是否需要數碼成像裝置?
權威專家提醒:因為現在數碼顯微鏡成為顯微鏡行業中一個大賣點了,它可以實現在電腦中同步預覽,並且可以保存顯微圖片在電腦中,並可以對這些顯微圖片進行修改、編輯等,這樣對顯微鏡使用者就有很大的幫助。一般情況下,我們都還是建議選配數碼成像裝置這一部分。
提醒:現在很多企業在產品質測方面都會應用到顯微鏡,但是顯微鏡銷售人員不一定都了解客戶的產品。所以,采購者可以跟供應商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產品表面裂紋的,或是需要看到產品裡面結構等等一些要求,即是需要達到怎樣的效果。
博主好站推薦:
顯微鏡的用法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天文望遠鏡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顯微鏡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楊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1微米,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一般是160mm。電子顯微鏡是在1926年,被漢斯•布什發明出來的。
1。顯微鏡的取送:①右手握鏡臂;②左手托鏡座;③置於胸前。
2。顯微鏡的旋轉:①鏡筒朝前,鏡臂朝後;②置於觀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體左側放大鏡,便於左眼向目鏡內觀察;③置於桌子內側,距桌沿5cm左右。
3。對光:①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然後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轉動遮光器(或片狀光圈),使最大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其朝向光源,使視野內亮度均勻合適望遠鏡。
4。高倍物鏡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像,並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後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後,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並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後調節細准焦螺旋。觀看的物體數目變少,但是體積變大。
5。反光鏡的使用:反光鏡通常與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調節視野內的亮度。反光鏡有平面和凹面。對光時,如果視野光線太強,則使用反光鏡的平面,如果光線仍舊太強,則同時使用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視野內光線較弱,則使用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鏡的凹面。
博主好站推薦:
顯微鏡日常保養注意事項
讀數顯微鏡特點有哪些
讀數顯微鏡特點有哪些。利用顯微鏡光學系統對線紋尺的分度進放大鏡行放大、細分和讀數的長度測量工具。它常被用作比長儀、測長機和工具顯微鏡等的讀數部件,或作為坐標鏜床和坐標磨床等的定位部件,也可單獨用於測量較小的尺寸,例如線紋間距、硬度測試中的壓痕直徑、裂縫和小孔直徑等。其分度值有10微米、1微米和0。5微米幾種。
按細分的原理不同,讀數顯微鏡通常分為直讀式、標線移動式和影像移動式3種。①直讀式讀數顯微鏡:線紋尺上的刻度經物顯微鏡鏡局部放大後成像於分劃板上,如線紋間距為1毫米,放大至與分劃板上100個分度的距離相等,通過目鏡(放大)即可讀出0。01毫米的分度值。②標線移動式讀數顯微鏡: 測量時轉動微動手輪,使可動分劃板上的雙刻線與線紋尺線紋像對准,從讀數鼓輪或其他讀數機構讀出百分位數和千分位數,從可動分劃板上讀出十分位數。為了避免微動手輪上的精密螺紋(或其他微動機構)磨損,有的顯微鏡把可動分劃板上的雙刻線制成雙阿基米德螺旋線。雙阿基米德螺旋線的螺距等於1/10線紋尺線紋間距乘以物鏡放大倍數,而在其內圈又刻有100個等分分度,所以在它對准線紋像後,即可從固定分劃板上讀出十分位數、從可動分劃板上讀出百分位數和千分位數。③影像移動式望遠鏡讀數顯微鏡:在物鏡與分劃板之間,加入可動光學元件。當移動這類光學元件時,線紋尺的線紋像出會移動,在線紋像與固定分劃板上的雙刻線對准後,即可分別從固定分劃板和可動分劃板上讀出十分位和百分位、千分位的數值。
將線紋尺刻度通過物鏡放大後投影到影屏上,並利用分天文望遠鏡劃板和微動裝置細分、讀數的部件叫光學讀數頭。它可減輕人眼在瞄准和讀數金相顯微鏡時的疲勞,其分度值有10微米、2微米和1微米幾種。
博主好站推薦:
顯微鏡的主要構造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顯微鏡分。
1。機械部分
(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3)鏡臂:一端連於鏡柱,一端連於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放大鏡物鏡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接於棱鏡殼的下方,可自由轉動,盤上有3-4個圓孔,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當聽到碰叩聲時,方可進行觀察,此時物鏡光軸恰好對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鏡台(載物台):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們所用的顯微鏡其鏡台上裝有玻片標本推望遠鏡進器(推片器),推進器左側有彈簧夾,用以夾持玻片標本,鏡台下有推進器調節輪,可使玻片標本作左右、前後方向的移動。
(7)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①粗調節器(粗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作快速和較大輻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像呈現於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像。
②細調節器(細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並借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結構。
2.照明部分
裝在鏡台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其作用是將光源光線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經通光孔照明標本,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於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於光線較強時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於鏡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鏡和光圈組成,其作用是把光線集中到所要觀察的標本上。
①聚光鏡:由一片或數片透鏡組成,起彙聚光線的作用,加強對標本的照明,並使光線射入物鏡內,鏡柱旁有一調節螺旋,轉動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調節視野中光亮度的強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節其開孔的大小,天文望遠鏡以調節光量。
3。光學部分
(1)目鏡: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
(2)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金相顯微鏡最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最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博主好站推薦:
2015年8月13日星期四
為什麼做種植牙要植骨
為什麼做種植牙要植骨?這是很多人都會提出的疑問,很多人都植牙推薦會在長期缺牙之後來要求進行種植牙的手術,這時,我們的醫生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術前檢查,對於牙槽骨萎縮的患者會要求采取植骨的辦法,一保證種植牙手術的效果,那麼為什麼做種植牙要植骨?
為什麼做種植牙要植骨?
口腔專家解釋種植牙的患者如果在缺牙後沒做處理,或者牙齒本身有牙周炎,這些都容易導致牙槽骨萎縮,而如果患者牙槽骨嚴重萎縮又還想種植牙,就可能需要采取植骨的辦法。專家介紹,植骨必須從病人身上取骨組織或是采用人造骨,使得骨量增加,滿足種植牙要求的口腔基礎,才能進行種植牙手術。
植骨相對於種植牙來說過程要麻煩很多,所以建議患者無論是想裝義齒還是種植牙,為自身口腔健康著想,比較好盡快補上缺牙漏洞,以免基礎變差。同時做植骨手術也一定要到專業的大進行,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風險。
專家提醒您,種植牙對於戴用傳統假牙有困難、無法咀嚼食物的患者或是對假牙的美觀、功能有特殊要求者、或末端缺失不能行傳統固定修複的患者均有廣泛的適應症,但是種植牙的患者應當是身心健康、骨和牙齒發育已定型,牙床骨形態及質量良好的人群,同時進行種植牙手術要保證患者口腔內沒有明顯炎症、病損,種植牙患者應當無各類髒器的器質性疾病和骨質人工植牙疏松症。
博主好站推薦:
了解植牙七步曲 擁有第三套好牙
植牙市場日漸擴大,民眾面對五花八門的宣人工植牙傳話術,花了大把鈔票,對內容卻一無所知,面臨判斷不明往往被騙。患者必需了解成功植牙七部曲,從牙周檢查治療牙周病)、進行骨質評估(補骨技術)、照全口電腦斷層、制作手術模板、現場監看系統安全無誤、骨整合檢測安全有保障、咬合不順植牙必敗,以及牙周維護長長久久,這七部曲缺一不可,成功植牙需要詳細的療程與諮詢,才能確保治療順利。
1、牙周檢查(治療牙周病)
輕微的牙周病僅侵犯牙齦,若不及早治療則會蔓延至深部而破壞周膜、齒槽骨與骨質。有牙周病的人在植牙前一定要先將牙周病治療好,否則牙周病的細菌很可能會沿著植體侵襲牙床骨,以致骨質流失,植體周圍的地基不見了,植體便會失敗。
2、骨質評估(補骨技術)
植牙前應該進行骨質評估,通常缺牙愈久,缺骨情形就會愈嚴重,一旦齒槽骨寬度不夠,那麼在植牙前,最好先做引導骨再生長,或是骨重塑生長,骨再生,讓牙床骨的條件足夠植牙。一般來說,是以人工合成骨粉,或去除病原的動物異種骨來做補骨的動作;必要時甚至必須透過全身麻醉,自患者的下巴或智齒後方齒槽骨進行自體取骨移植。
3、照全口電腦斷層
前置作業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是,照全口電腦斷層評估骨質立體位置,可幫助牙醫師精準了解病患口腔的狀況,不用再如同“盲人摸像”一般,並能減低病患對植牙手術的恐懼。
4、制作手術模板
醫師將手術定位模板製作精良,可使牙床骨的植體位置趨吉避凶地往較佳的方向定位,減少手術中突如其來的變數。
5、現場監看系統安全無誤
手術最怕有意外!專家表示,植牙可能的意外在上顎怕鼻竇打穿、在下顎怕打到下顎神經,所以精良的監看系統是必須的,植牙臨場監看系統讓醫師邊植邊看,可更精準的將植體植到應到位的地方,不怕植太深,產生意外;植太淺,植體不穩固容易失敗。
6、骨整合檢測安全有保障
醫師會依其經驗判定骨質是否足以可裝假牙,現在有骨整合檢測的新式儀器,可以判定骨質生長密度與速度,可做更科學、精確與快速的判斷。咬合不順,植牙必敗,表示,植牙手術因為需依骨頭現狀,而調整植入位置,所以在口腔中的植體是依循骨頭多寡,以及疏密度而有傾斜不正的狀況,此時假牙的咬合設計就非常重要,否則植體就算成功,在2至3年內也會因咬合不正而宣告失敗,所以選擇植牙推薦有全口重建經驗的醫師就非常重要。
7、牙周維護長長久久
植牙後首重牙齒清潔保養,因植牙仍像真牙一般,會遭受牙周病侵襲。若發生軟組織或硬組織問題時,無法及時做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有病的植體,甚至成為失敗的植體。因此植體牙周的部份,也需運用雷射去做術後保養,就能迅速、有效的清除植體上的汙染物。
快速植牙失敗率高達兩成,牙醫師提醒,植牙失敗常見原因是骨整合失敗及細菌感染,前者起因於人工牙根與周遭骨頭不能密合,後者即與口腔衛生有關。因此,遵照以上植牙致勝七部曲,就能擁有第三套好牙。
博主好站推薦:
订阅:
博文 (Atom)